当今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时代要求我们突破以往工业化时代的线性思维模式,对变化更加自信、从容,对未知更加有勇气和探索精神;“携手共创、平等尊重”成为主要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在此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正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 学习方式更加注重持续性、创新性和自主性,教师逐渐从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学生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建构者和反思者,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时代的主题。这一切需要我们的学校教育不断吸收先进的文化成果,锐意改革,不断创新。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除了职前的教师教育课程, 职后的校本培训也是促进其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遗憾的是,职后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常常受到质疑。如何突破现有局限,构建一套高效、实用的教师培训课程,成为职后教师培训成功的关键。
引导(facilitation)是一种致力于帮助人们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促进高质量合作的理念、策略和一系列方法。它80多年前始于欧美对行为科学的研究,后由ICA(Institute of Cultural Affairs,文化事业学会)正式创立并推而广之。目前,引导能力已成为领导者、经理人、培训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核心能力之一。
引导在中国的发展还只有20多年,最初主要应用于企业界和NGO等社会机构。教育科学出版社作为最早认识到引导对教育价值的机构之一 ,曾于2017年举办了首届教育引导师内训营。经过两位导师R.布鲁斯·威廉姆斯先生(ICA元老级引导师)和张铁道博士(教师研修理念倡导者和践行者)的悉心培训、指导,20多名学员在2018年顺利通过认证,成为中国首批教育引导师。
在随后的6年多时间里,大家自觉践行,将教育引导带到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既有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也有湖北监利、江西德兴、贵州贵阳、甘肃敦煌等中西部城市。持续的践行,既改变了每个人自己,改变了一批追随的校长、教师,也改变了学校,改变了区域。
今天,大模型风起云涌,AI正在全面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强国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教育变革正当时。过去8年的学习和实践,让我们看 到教育引导在推进学校管理方式和课堂教学方式变革方面的威力。不管是其激发、联结、赋能、共创的核心功能,还是提问、合作学习、高阶思维培养等一系列实操策略和工具,都能很好地契合和服务于当下新课标所倡导的聚 焦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育。
所以,时隔8年,我们决定重启教育引导师培养,计划于2025—2026年举 办第二届教育引导师内训营。本届内训营除继续由张铁道博士担任导师外, 将增加两位让我们充满敬意的实践导师:杨咏梅老师(贵阳市南明区教育局原局长)和曲艳霞老师(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杨老师和曲老师是首届内训营的优秀学员,是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引导、践行引导与教育联姻的先锋典范。
整个内训营课程以多阶段的线下参与式工作坊展开。每个阶段的学习均 遵循“体验—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的学习逻辑,每个学员都 会经历从扶到放、逐步实现独立自主的培养过程。整个学习分为基础和进阶 两个大的阶段,基础学习阶段包括四个专题:
专题一:共创式团队学习 2025年05月16—18日
专题二:结构化问题设计与研讨 2025年07月18—20日
专题三:团队共识引导策略 2025年10月24—26日
专题四:教育引导综合应用与考评 2026年01月16—18日 ( 暂定 )
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后,可申请教育引导师认证。通过认证后,即进入进阶学习阶段,可申请参加有讲究的合作学习、高阶思维培养、大脑友好的教学等专题课程的学习,与导师和学友一起,继续淬炼教育引导基本功和教 育引导培训新方法,以获得教育引导培训师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