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座谈会在京举行

来源: 《中国基础教育》 作者: 《中国基础教育》编辑部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13日

图片 77.png

9月5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师工作司和中国教育学会联合举办“加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座谈会。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朱之文主持会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先生,北京、上海、江苏、福建、河南、湖南、重庆、宁夏等省(区、市)行政部门代表、教育学会代表、校长代表、教师代表以及特邀嘉宾等近50人参会,共同庆祝第38个教师节,迎接党的二十大。参会代表围绕主题,结合各自实际,就加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分别作了发言,既谈了成绩,也谈了问题;既剖析了现状,也谈到了对未来工作的意见建议;既有来自一线的实践经验,也不乏深刻的理论探讨。

顶层设计

吕玉刚:“基础教育已在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认为,十年来基础教育已经发生了格局性的变化,基础教育“四梁八柱”基本确立,在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保障适龄儿童公平享有受教育权利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特殊群体得到了有效的教育关爱,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2021年全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8年,基础教育为民族复兴铸牢了稳固根基。

图片 78.png

任友群:“要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基础教育教师队伍”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就《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作了解读,介绍了当前加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举措和重点推进的工作:重思政,坚持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优培养,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强引领,完善高层次教师人才培养机制;促均衡,强化欠发达地区乡村教师发展;抓改革,提升教师队伍治理水平;赋动能,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

图片 79.png

实践探索

刘宇辉:“让优秀教师飞入更多寻常学校”

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结合近年来北京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对如何加强今后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四点建设性意见:要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抓手,形成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增强师范教育的吸引力,把好入口关;要大力加强教师交流轮岗,关键是做真做实;要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数字教育素养,帮助教师积极适应数字时代的教学新需求。

图片 80.png

李永智:“争取更多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谈了上海市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师德师风建设全面加强,教师来源和结构明显优化、专业素质持续提升、教师管理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在教师来源方面,上海市特别重视争取优秀的人来培养更优秀的人,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开展未来教师储备与培养计划;推动优秀学校如上海交通大学建立教师学院,让更多的“学霸”进入教师队伍。

图片 81.png

杨银付:“为新时代教师成长提供更高水平专业服务”

中国教育学会杨银付秘书长介绍了在加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学会如何为教师成长服务:以教育培训为教师校长专业成长提供系统助力、以成果推广为教师校长的专业成长提供典型示范、以综合评估为校长的办学治校提供方向引领、以论坛期刊为教师校长专业成长提供舞台平台、以课题研究为教师校长专业成长提供科研牵引。

图片 82.png

学者观点

顾明远:“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恐怕是今后的重中之重”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指出,实现教育现代化,现在农村教育还是短板,没有农村教育现代化也没有全国教育现代化,因此必须加强农村教育,而加强农村教育的关键是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近十年来经过中央的重视和扶持,农村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还缺乏高水平的教师,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恐怕是今后的重中之重。

图片 83.png

孟繁华:“师大姓师,要全面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孟繁华提出,在基础教育生态链条中师范院校举足轻重,办好师范院校对于改善整个教育体系的质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师范院校要围绕“师大姓师”的初心使命,着力推进推动教师教育范式转型,构建师范大学双链循环机制,全面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

图片 84.png

褚宏启:“培养新时代创新性人才需要创新型教师”

北京开放大学校长褚宏启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代教师的重要使命,在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中,都要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师的重要工作,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就要做一名创新型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具有极大创新潜质的英才儿童给予特别关注,推动英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以培育科技领域的杰出人才。

图片 85.png

李政涛:“新时代的教师要练好六项新基本功”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指出,新时代的中国基础教育教师,至少需要练好立德树人、研究、融合、评价、协同、数字化六大新基本功,这样新政策、新理念最终才能长到老师们的身上,成为他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图片 86.png

一线声音

夏青峰:“要让教师脸上带着笑,眼里闪着光”

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认为,要把激发教师对教育的热爱、永葆创新的活力当作学校最最重要的工作,要在优化校园生态上下功夫,在建立良好成长机制上下功夫,在为教师搭建更多发展平台上下功夫。当教师的视野宽了,格局大了,底蕴厚了,教育才能真正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图片 87.png

郭晓芳:“新时代教师要上好新时代的思政课”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教师郭晓芳把课堂当作共同成长的生命磁场,以“小屏幕”求变“大课堂”,用互联网的思维,大胆创新,打造好看又好学的网络思政大课;以“小讲台”求变“大教育”,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让千万学生爱上网络思政;以“小学生”求变“大先生”,用学习的心态去面对工作,练好基本看家本领,着力提高专业素养,不断提升人格魅力。

图片 88.png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朱之文总结发言。他指出,尽管大家发言角度不同,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高度共识:一是基础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教师队伍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各级政府、基础教育阶段各级各类学校,都应当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二是加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当务之急,要解决好师德师风、待遇保障、培养培训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全社会都要对基础教育教师给予更多的关心支持,不仅要依法保障其待遇,还要设法为教师减负,拓展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让教师有地位、有尊严,切实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激励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图片 89.png

朱之文认为,《中国基础教育》杂志在第38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前首发,并上线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同时召开加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座谈会,这样的安排有着特殊的意义。今后《中国基础教育》杂志要密切关注教师问题,鼎力支持教师工作,切实服务好一线教师。一定要在服务教师、引领教师、成就教师上有实实在在的作为,成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见证者、推动者、实践者、引领者。